西行:河南郑州篇.河南博物馆
2013/11/20 | Tags: | 分类: 我的足迹|Travel |
从少林寺坐车来到河南的省会——郑州。晚上住在郑州火车站附近,一直听说郑州的火车站超级大。
安顿好酒店,我们打算出去夜逛了,就在奥斯卡德化电影城附近活动。
2013年11月2日,一大早放弃酒店的免费早餐,几个人一道去外面找“郑州烩面”去。
这真的是天下第一面?我吃的是羊肉烩面。
本来今天的行程是开封的。后来同事讨论说 去开封来回太远,而且开封府都是后来重建的,没啥意思。最后就决定留在郑州,逛逛河南博物馆。
人很多,参观好像是免费的,每人一个无线的耳机,听讲解用的。
河南的简称“豫”,人牵着大象。
雕像立于博物馆主展馆门口—一个人推开两个大象,这个寓意是人类的出现占领了长期被野兽统治的中原大地,推开了文明历史的大门,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。河南简称豫,豫字在甲骨文中,便是人牵着大象,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原始时期中原还有大象出没。
认识几个甲骨文先。
“吴王夫差”铜剑
贾湖骨笛—距今8700-8200年,是用猛禽(或许是鹰)的尺骨锯去两端的关节钻孔而成,长22厘米,磨制精细。从骨管上留下的等分刻符可知,在钻孔前进行了认真的计算,经测试骨笛可以吹出接近七声的音阶,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,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,被称为中国管乐器的鼻祖。骨笛的制作工艺不仅反映了贾湖人的乐理知识,也反映了贾湖人的数学计算和数理思维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。
缀玉面罩
汝窑天蓝釉刻画鹅颈瓷瓶,造型端庄典雅,刻花自然淡雅,若隐若现,蓝釉温润柔和,开片晶光闪闪,恰如雨后天晴。据统计,自宋朝流传至今的汝瓷仅有六十余件,而天蓝釉的汝瓷,仅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收藏有四件,而天蓝釉汝瓷有刻花纹样的,全世界仅此一件。
云纹铜禁,禁为古代承置酒器的案子,之所以称之为“禁”是因为西周统治者亲眼目睹了商王朝的灭亡,认为其亡国的原因之一在于嗜酒无度,为了吸取这个教训,西周的统治者将盛放酒器的案子称为”禁“。为禁戒饮酒之意,但这仅限于大夫、士以下的阶层,天子诸侯则不在禁戒之列。这件铜禁重90多公斤,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,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,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。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最大的铜器,其工艺精湛复杂,令人叹为观止。
象牙萝卜。给象牙上色是很难的。
道口烧鸡,貌似是河南特产,所以还是尝一尝吧。
随后前往郑州机场,当晚坐飞机返回浙江。
============
2016.3.22整理